华北法制网 - 始终关注民生

华北法制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舆情观察 >

女子堵门拦高铁,执法者何以“投鼠忌器”?

时间:2018-01-14 17:59来源: 作者: 点击:
归根到底,整个社会需要的是在人们的心中树立起懂法守法的法治意识。

归根到底,整个社会需要的是在人们的心中树立起懂法守法的法治意识。

文丨特约评论员 刘远举

今天上午,一则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热传。视频中,一名妇女带着孩子,为了等她在检票口没有进得来的丈夫,用身体强行阻挡高铁车门,以阻止发车,列车员与乘客经过多次劝解仍然无果。几个在场的乘警,也显得颇为软弱,而让该女子在车门处一味纠缠。

阻挡高铁发车,不仅会造成列车晚点,耽误铁路正常调度秩序,甚至可能会给全国高铁线路的正常运行造成重大损失。可以想见,视频热传之后,铁路公安机关必然会对该女子做出行政拘留一类的处罚。这显然已经超出了不遵守交规、横穿马路一样规则意识淡漠的范畴,而是已经上升到了抗拒执法的高度。

在此事件中,人们也看到,站台工作人员、列车长甚至乘警都没有进行强制执法,才让该女子阻挡车门的行为得以持续。因此,不少网友在谴责该女子的同时,也对执法人员的软弱行为提出了批评。

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认为应该采取强制措施。然而,在上海警察摔抱小孩女子等事件遭到舆论谴责之后,为了避免过度执法再度引发公共争议,执法人员显然也投鼠忌器,不敢采取强制措施。当执法人员被掰掉了牙齿,得意的是那些违反规则、抗拒执法的人,而受害的却是整车乘客。人们甚至认为执法者的强制措施只要合规,就不会招致舆论的无理批评。

在任何法治国家,执法人员要采取强制措施也应该遵守严格的规则。这种规则既要求他们不能不作为,也不能乱作为。显而易见,此次事件如果真的造成重大损失,在场的工作人员没有采取强制措施以保证高铁正常运行,就是失职,就要被追究责任。

所以,不是网上的舆论限制住了执法人员的手脚,而是,当下的机制还不能很好的做到既让执法者既有所作为,同时又不乱作为。这仍然是一个如何把握执法尺度的老问题。虽然当下有着各种先进的技术,但整个社会却仍存在着重权威而轻规则的情况。服从权威和漠视规则之间有着共生关系。某种程度上,所谓的不要文明执法、本身就是规则意识淡漠,服从权威的表现。

以违背规则的方式,去惩罚违规者,本质上是以非对非。被惩罚者、旁观者,在自己遭受了超出法律规则之外的惩罚时,得到的结论只会是:他可以不守规矩来惩罚我,是因为他更具有权威,更有权力,而我只是因为关系不够才自认倒霉。这个时候,胜利的不是规则,而是权力与权威。这不仅不能培养出规则意识,反而更加败坏规则意识。

真正理想的状态是,执法者在敢于执法的同时,又能做到执法的恰如其分。这不但需要完善的设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训练有素的专业技能,同时,也需要好的制度作为支撑。实际上,公安部的各项规定,指向的正是这个局面,在这个制度下,民众与警察都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归根到底,整个社会需要的是在人们的心中树立起懂法守法的法治意识。

(责任编辑:范文宣)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