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法制网 - 始终关注民生

华北法制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舆情观察 >

南京法院司法网拍“天价”手机惹议 舆情应对获

时间:2017-12-26 07:22来源: 作者: 点击:

 

【舆情综述】

 

9月8日,据澎湃新闻网报道,江苏南京市秦淮区法院7日在淘宝网上拍卖一部二手iPhone7手机,拍卖页面显示手机评估价140元,起拍价100元,保证金20元,加价幅度50元。截至8日12时,经过377次延时后,该手机以27.055万元成交,令舆论震惊。秦淮区法院一工作人员表示,等拍卖结束后法院将调查该拍卖是否涉嫌恶意炒价。舆论对天价手机竞拍者身份、产生过程等有诸多猜测。

当日15时许,澎湃新闻再发报道解析“竞拍须知”,称拍卖成交后买受人悔拍的,交纳的保证金不予退还,情节较重者,依据法律规定逾期不支付或被追责。而淘宝客服人员称,整个过程公开透明,目前没有相应的防炒价机制。此时,多数网民对此次网络拍卖评估价过低、保证金过低、未设置封顶金额等进行质疑,还有部分网民呼吁严查严惩恶意竞拍者。

9日22时许,南京市中院官微通报称,经查实车某某参与竞价2次,并最终拍得手机,其主动到法院说明情况,称因误看价格出价。刘某某参与竞价124次,其中4次单次加价超过1000元,承认是出于“开玩笑”的心理参与竞拍。法院考虑到二人认错态度较好,决定对车某某处以1万元罚款,对刘某某处以2万元罚款。此外,法院还将继续对其他恶意竞拍的人员进行调查。

该结果引发新一轮热议,多家媒体发表评论文章。《扬州晚报》称,“‘恶搞’司法网拍不能止于罚款,其暴露出制度漏洞。首先,评估价和起拍价设置随意。其次,反悔违约缺乏赔偿机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薄守省指出,“法院的处理决定相对理性,应尽快明确在司法竞拍过程中遭遇恶意竞拍的事后处罚机制”。

12日,江苏省高院下发通知,明确司法悔拍保证金不退,还要补齐差价。该院还拟向淘宝提出司法建议,当拍品价格溢价率超过 10 倍的时候,自动弹出窗口提示竞买人。多数网民点赞江苏省高院严惩恶意竞拍,但一些网民认为司法网拍与民事拍卖不同,强制补差价缺乏法律依据。

截至9月13日12时,此事暂无最新进展,相关新闻报道1650篇,“二手苹果7拍天价”连续多日进入百度新闻热搜榜,新浪微博话题“#苹果手机司法拍卖超27万#”阅读量达133.9万,微信文章千余篇。

 

【舆情点评】

 

一个苹果手机拍出27万的“天价”,令公众震惊。舆论从最初的各种猜测,到最终演变为对司法拍卖规则的反思。

值得称赞的是,涉事法院的舆情应对可圈可点。首先在舆情爆发初期快速表态、厘清责任。秦淮区法院工作人员及时表态在拍卖结束后法院将调查是否涉嫌恶意炒价,严查、公开的态度排除了法院暗箱操作的嫌疑,使舆论讨论更加理性,期待官方调查结果。其次在通报结果时提升应对级别,充分阐明处置理由。该事件的处置通报由南京市中院官微发布,舆情应对层级的提升令通报更具可信度。加之,通报内容详实有据,不仅从法理的角度警示网络司法拍卖是法院行使司法权的体现,还从情理的角度考量二人的行为,最终依法给予“有理、有力、有节”的处罚,获得舆论认可。最后,采纳舆论建议,身体力行获赞。江苏省高院下发通知规范司法网拍悔拍行为,并拟向淘宝网提出司法建议,从根源上化解此类问题,树立了司法权威,赢得舆论称赞。需警惕的是,部分网民质疑悔拍“补齐差价”缺乏法律依据,相关部门还需进一步消解舆论质疑,避免产生舆情分支。

 

……

(全文阅读请参见《政法舆情》2017年第33期)

 

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 王佳

  (责任编辑:范文宣)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