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综述】
10月24日,据《法制晚报》报道,2016年7月,70岁的孙女士在北京一超市买完东西准备离开时,看到李女士及其孙女在扶梯上摔倒,便跑过去搀扶,不料自己倒地致胸椎骨折。为此,孙女士将事发超市及受助者李女士告上法庭,要求两被告赔偿医疗费等各项损失共计3.2万余元。2017年6月,北京西城区法院一审认定超市没有责任,受助者李女士赔偿孙女士2.6万余元。
此事一经发布,引发众多媒体关注。多数媒体点赞孙女士见义勇为的行为,认为其获得赔偿理所应当。如《北京青年报》认为,“作为见义勇为者,孙女士的合法权益理当受到保障,判令受益人对见义勇为者作出适当补偿,于法理于情理都能够成立”。四川在线认为,“老太不顾个人安危助人体现了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理应受赔”。部分媒体对受助者被判赔偿持不同意见,希望完善见义勇为保护机制。如人民网认为,“应对‘无妄之灾’,该有保险托底。对此,超市等经营者该反思补救”。法制网发布评论称,“期待法律能够进一步完善见义勇为保护机制,尽量避免行善者与受助者对簿公堂的窘境,让勇为者流血又流泪的事件不再发生”。澎湃新闻援引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律师丁金坤的观点,从当事人是否存在过错判断,该案是认定“补偿责任”还是认定“赔偿责任”有待商榷。
网民观点倾向分析图

纵观网民观点,约三成网民对法院判决表示理解和支持,认为此判决充分弘扬了助人为乐的精神。约五成网民通过对相关法律的解读对法院判决提出质疑,认为本案有鼓励个人为见义勇为买单的导向。如网民“奥特曼”认为,“本案没有侵权人,因孙女士是受害人,李女士是受益人,所以《侵权责任法》第23条不适用于本案”。网民“没有花香没有树高”认为,“判决书回避了原告倒地是否为被告撞倒的事实判断。对救助过程含糊其辞,事实认识不清”。一成网民将本案与彭宇案进行比较,甚至引用网上热传的标题“你以为不扶老太就没事了?老太还可以来扶你”,引起部分网民共鸣,甚至有网民提出“以后要拒绝接受别人帮助”。其余网民将矛头指向涉事超市和本案审判长,认为超市亦应承担部分责任和更换本案审判长。
截至11月1日12时,该案相关新闻报道118篇,微博381条,微信文章245篇。
【舆情点评】
综合来看,舆论场中对此案主要有两方面声音。一方面,舆论点赞孙女士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行为。另一方面,对“无辜”的李女士被判赔偿表示不能理解,认为这不符合大多数人对见义勇为事件所涉赔偿的认知。
……
(全文阅读请参见《政法舆情》2017年第39期)
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 彭婉茹 (责任编辑:范文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