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法制网 - 始终关注民生

华北法制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舆情观察 >

共享单车频倒闭暴露监管难题 三大舆情风险需警

时间:2017-12-03 18:34来源: 作者: 点击:
舆情监测中心/enpproperty-->

【舆情综述】

 

    1115日,据界面新闻报道,有小蓝单车员工在某职场社交平台发布消息称,小蓝单车宣布解散,继续拖欠员工工资至2018210日。据悉,小蓝单车拖欠70余名供应商近2亿元,被供应商上门围堵;与此同时,押金也无法退还,还有部分用户聚集在公司总部追要押金。111618时许,小蓝单车创始人李刚发表公开信称,拜客出行将接管小蓝单车的运营。相关报道持续引发关注,网民追问如何退还押金。

    1117日,深圳新闻网报道称,深圳交通委表示,已联系小蓝单车注册地相关部门,将积极保护深圳用户权益。20日,据《南方日报》报道,深圳检察机关会同当地交通委、公安局交警局等部门约谈7家共享单车运营企业,表示要维护公共利益,将对共享单车企业视情况提出检察建议,必要时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另据媒体盘点,今年以来,已有悟空、酷骑等多家共享单车企业退出市场并曝出退押金难问题,甚至还催生了有偿代退押金的“黄牛”现象。此次小蓝单车“退场”,再度引发舆论聚焦共享单车的押金监管缺失和退还难题,相关舆情热度不断高企。截至112212时,相关新闻报道累计3510篇,微博信息1.4万条,微信文章385篇。

 

【舆论观察】

 

    面对共享单车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呼吁加强监管成为媒体共识。如《经济日报》认为,在共享单车发展过程中,“科学监管必不可少。只有监管及时到位并足够有力,用户和企业之间才可能消除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北京青年报》评论指出,平台经济中的“押金”具有群体大等特殊性,不是一个小问题,亟待有关部门予以监管。还有部分媒体批评共享单车企业对用户不负责任,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协助消费者完成押金追讨。如澎湃新闻评价共享单车企业设置刁钻的退款条件,退款专线成为花架子,“很不负责任”;《新京报》评论认为,押金所有权属于消费者,消协组织应该依法履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职责。

    网民观点中,网络发声者多为押金未退的维权用户,超过五成网民质疑相关部门不作为,致使消费者在单车平台出事后维权无门;约三成网民认为政府监管缺位,导致用户财产权益受损;此外,还有部分网民追问押金去向,希望得到企业负责人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回应。

  

……

(全文阅读请参见《政法舆情》2017年第42期)

 

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 王灿 实习生 于梦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