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舆情综述】
11月20日,封面新闻刊发报道,关注河北农民杀死强奸妻子者一案的终审结果。报道称,2015年2月5日,河北省涞源县村民毕志新因认为妻子曾某某被同村村民冀鹏强奸,前往讨要说法的过程中将其杀死。几次庭审后,近日,河北省高院终审认定毕志新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赔偿冀鹏家人共计2万余元。对此判决,曾某某表示不能接受,将进行申诉。据此前媒体报道,毕志新夫妻俩报案后冀鹏却被先抓后放,此后夫妻因进京上访被公安拘留。相关细节再次曝光引发舆论不满,部分声音认为警方处理不公导致矛盾激化。此次封面新闻将该案冠以“辱妻杀人案”,吸引中国青年网、网易网等多家媒体转载,其中网易网相关新闻跟帖有4.7万人参与讨论,不少网民同情毕志新的遭遇,认为案件判决存在司法不公。
11月21日,《中国青年报》评论文章认为,河北高院在终审中并未判处毕志新死刑,也将民事赔偿金从16万元降到2万元,已经最大程度地实现了法理与人情的平衡。但该评论最后指出,当地司法机关如果能够早些对这起纠纷给予充分关注,不动辄拿出拘留手段对付想“讨说法”的当事人,事情是否就能避免走到这一步?该文获澎湃新闻、网易、凤凰等媒体推转。同日,腾讯传媒在邀请律师就此案进行点评时,多位律师认为此案判决过重。
11月23日,《法制晚报》采访曾某某,提及涞源县公安局曾在起诉意见书上认定冀鹏涉强奸罪,但毕志新夫妇询问时检察院却称档案里没有该意见书。曾某某认为,如果毕志新看到这个或者知道有起诉意见书估计他也不会到要杀人的地步,她将替夫申诉。舆论对此关注较多,网易网相关新闻跟帖有3.5万人参与讨论,部分网民认为毕志新是在寻求司法救助无果的情况下才去杀人,应该轻判。此外,该案在社交媒体中也获得较高关注,新浪微博话题“#河北辱妻杀人案#”“#河北辱妻杀人案终审落幕#”总阅读量超过300万人次,其中对毕志新持同情态度的网民占多数。反观部分法律类微信公众号则认为,毕志新杀人时并未遭遇不法侵害,不能适用正当防卫。截至11月29日12时,该事件相关新闻量为213篇,相关微博7000余条,微信文章153篇。
【舆情点评】
这起案件在一审、二审、重审等不同阶段均引发舆论关注,此次终审判决出炉后,有媒体将此案冠以“辱妻杀人案”进行报道,挑起网民的同情情绪。一时间,将此案与山东“辱母杀人案”相类比的声音在网络上此起彼伏,不少网民试图通过舆论压力为此案“翻案”。然而,《中国青年报》等媒体评论以及部分法律类微信公号,从法律角度对此案进行分析,对涉事法院的判决予以肯定,起到了一定的舆论引导效果。此后,在舆论场中虽然仍有不少质疑法院判决的声音,但并未形成像山东“辱母杀人案”那样一边倒的舆论倾向。
……
(全文阅读请参见《政法舆情》2017年第43期)
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 车海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