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法制网 - 始终关注民生

HBFZ

当前位置: 主页 > 星海拾贝 >

青年作家阿丁&刘汀:抵达现实的路径不止一条

时间:2017-12-26 07:24来源: 作者: 点击:
12月17日下午,作家阿丁和刘汀分别携自己的新书在北京朝阳大悦城单向空间与读者见面。见面会主题为抵达现实的路径不止一条,两位嘉宾上下半场分别出场,各自畅谈了关于新书创作

12月17日下午,作家阿丁和刘汀分别携自己的新书在北京朝阳大悦城单向空间与读者见面。见面会主题为“抵达现实的路径不止一条”,两位嘉宾上下半场分别出场,各自畅谈了关于新书创作前后

12月17日下午,作家阿丁和刘汀分别携自己的新书在北京朝阳大悦城单向空间与读者见面。见面会主题为“抵达现实的路径不止一条”,两位嘉宾上下半场分别出场,各自畅谈了关于新书创作前后的心得体会。

在上半场中,作家刘汀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邱华栋展开了精彩的对谈。

刘汀表示,《中国奇谭》的写作过程历经了几年时间的积累与沉淀,是他对于文学与现实的关系的认识逐渐演变下,写出的一系列短篇小说。这十二篇小说不仅是他对现实思考的成果,也是他创作手法上的一次大胆的突破。谈到他的“新虚构”的创作手法时,他表示,非虚构也是虚构的一种,虚构是文学最本质的属性。邱华栋首先从短篇小说的“系列化”写法传统谈起,对《中国奇谭》十二篇“橘子瓣式”的短篇小说创作形式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对《中国奇谭》十二篇故事中用超出现实的虚构来接近当代中国的现实给予了高度评价。陈晓明从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角度,系统梳理了上世纪60年代以降文学的“虚构”传统,回应了刘汀对于文学“非虚构与虚构相关联”的观点,并且高度肯定了刘汀创作《中国奇谭》运用的“新虚构”的创作方法。陈晓明认为,虚构是重新建构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我们的语言认识世界的方式。面对当代中国的现实,刘汀用《中国奇谭》的十二篇故事为读者构筑了一条“有限性”的生活边界,让读者可以看到更多在虚拟生活中,已经变成我们直接现实的“虚拟经验”之外的、被遮蔽的现实生活。活动中,刘汀还与读者进行了精彩的互动问答。

在下半场活动中,阿丁与青年评论家徐兆正、青年作家张不退以及青年作家、电影导演唐棣共同分享了《厌作人间语》的创作心得。

阿丁谈到成书过程时表示“改写聊斋”的想法得自于评书演员王玥波的启发。阿丁将聊斋中代表性篇目的“故事核”借鉴过来,以自己的文字风格和故事填充,是一次向蒲松龄的致敬和一次用文学反应现实的尝试。在谈到未来创作方向时,阿丁表示,未来他的创作会趋近于更简练与准确。谈到文学对于时代的作用,阿丁认为,文学能够对世道人心起到积极的作用。徐兆正认为《厌作人间语》的冷硬的小说气质与鲁迅的《野草》有神似之处,并对这部作品写“恶”的高度与想象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张不退对《厌作人间语》后半部分的超短篇小说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些篇目具有“诗性”,有非常好的节奏感和可读性。

活动现场还请到独立音乐人徐锋献唱。

同时,本次两书的读者见面会也是作家出版社·如意读书会携手惊鱼文化举办的首场线下读书会活动。如意读书会将依托作家出版社的优质作品、作家资源,结合惊鱼文化的市场策划能力与新媒体矩阵优势,共同策划优质读者活动,塑造文学活动品牌,拉近读者与出版社、与作家的距离,为读者挑选优质、有益、鲜活的文学艺术作品,把新书、作家带到公众生活中去,让读书事更随人意。

此次推出的两部国内原创作品,由作家出版社S码书房工作室出品,推出后备受各方好评,登上了新浪网、凤凰网、百道网、深港书评、新京报·腾讯联合书单、深圳商报好书榜等一系列国内权威榜单,是作家出版社今年重点推出的两部原创作品。两位作者的全国系列活动也即将拉开帷幕。

(责任编辑:范文宣)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