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二战期间,履带式装甲车还是绝对的装甲车主力。它的越野能力和防弹能力,是轮式车辆无法相比的。 履带式装甲车的造价和使用,都很昂贵。诸如苏联等很多国家,仍然大量使用轮式车辆。 直到冷战时期,苏军仍然装备大量轮式装甲车。 对于轮式装甲车,苏军乃至全世界的军队,最头疼的就是轮胎的防弹问题。 以往的橡胶轮胎没有防弹能力,一枪击穿,车子就瘫了,随后就成为活靶子。 这几十年来,各国都在研究这个问题,也有丰硕的成果。 目前我国的轮式步兵战车也有很多,还很先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军主要使用五种方法。 第一,自封技术。 扎胎爆胎事故占车辆事故总数70%。 行驶速度超过每小时超过80公里时,如果轮式车辆遭遇扎胎爆胎事故,死亡率几乎为100%。 所以自封技术很重要。 早在二战,自封技术就有了。今天的技术自然更先进,主要是在轮胎内侧涂抹一层特种胶。1999年米其林公司推出了优秀的特种胶,投入市场。我国的上海某公司很快也掌握这个技术,推出了自己的自封轮胎。 这种轮胎的内层喷涂一层高分子有机记忆合成橡胶材料。一旦轮胎破裂,这种材料会暂时堵住破口,保证轮胎能够继续使用一段时间。 这种材料在世界上属于先进,仍有一些缺陷。 主要是轮胎破裂超过6毫米,自封功能就无效了,对于轮胎侧面的破坏不能防御。 换句话说,只有轮胎正面被普通子弹或者轻型炮弹破片击中,而不是大口径子弹或者炮弹击中,才能够继续使用一段时间。 第二,支撑技术。 传统轮胎一旦中弹,轮胎就瘪了,车辆失去原来的重心,根本无法继续行驶。 支撑技术,就是通过一些措施,保证轮胎没气还仍然能够行驶。 类似的技术有很多,我国比较常用的主要是添加骨架材料、增大胎侧厚度、降低胎侧高度、使用内支撑体等等。 这些技术很成熟,中国很多公司都有很多类似的产品。 当然,它的缺点是会导致车辆的乘坐舒适性下降。 自然,这对于军用车辆倒是没什么,舒适性可以放在次要位置。 第三,胎圈锁定技术。 就是使用特种橡胶或者金属制成一个轮箍,直接安装在轮圈上。一旦轮胎被射穿以后,通过这个轮箍不让外胎脱落,同时改由轮圈直接受力。 这样一来,车辆就能够保持原有的速度继续行驶一段时间。 美军的车辆普遍使用这种技术,我军使用也很频繁。 第四,填充物技术。 这个技术主要是在轮胎内部填充特种材料。这样轮胎承载能力更强、不怕刺扎、更为耐用。 实战中,即便轮胎表面出现三成的损伤,轮胎仍然可以正常使用一段时间。 缺点也是很明显,就是重量大、轮胎阻力大、生热大、行驶速度降低。 不过,即便如此,我军大部分轮式装甲车仍然使用这种技术。 目前我国新式的轮式车辆,基本都使用以上技术。 国际标准,防弹轮胎一般是中弹(所有轮胎一半中弹),可以保持时速50公里行驶1个小时。 正常来说,这1个小时的行军足够车辆脱离战斗,回到后方维修区。 可惜,叙利亚、乌克兰的惨烈战斗表明,这个标准并不够。 陷入战场的轮式车辆一旦遇袭,往往就极为危险,必须以更高的速度脱离战斗,还需要能够更长期行驶。 我国的很多轮式车辆,在试验场可以保持80公里时速行驶1个小时以上,大大超过了国际标准。 正常来说,80公里时速和100多公里的行程才足够安全。 (责任编辑:范文宣) |